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我不喜歡聽到的話

我是一個固執的外科醫生,我有我的喜歡和不喜歡。

前天有一個病人,是洗腎血管阻塞,要緊急通血管的病患。(這個手術是局部麻醉,完全清醒的)病患在四天前由另外一位醫師作過手術,很不幸今天又阻塞了,於是又進刀房,由於我是值班醫師,由我主持...

病人一躺上手術枱,開始開唸:"那個某某醫生啊,就是事先沒有幫我作好詳細的檢查,就開下去,所以沒有徹底解決,才又停住了...“
就這樣,從我步入手術室,他一直嘴巴沒停過地抱怨。我實在聽到受不了,我發聲了:

“X先生,你這樣抱怨一個幫忙你作手術為你好的醫生,我聽了很不舒服。沒有人可以包醫,我相信O醫生也是為了你好。你今天這樣抱怨他,我會怕,你明天也一樣用這種態度抱怨我呢!我也沒有把握哦...
我不敢幫你作手術了哦!“

他安靜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怕我不作這台刀。

我脾氣不好,對不對?我是真的覺得,病人和醫生互相給予,互相信任。用批評作為開始和結束是不好的。願天下所有病人都相信醫生是為他們好,也願醫生都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我們要作的也還有很多)。沒有好的基石,怎會有好的治療成效呢?

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病人本來就該好好教育一下,尤其這種愛抱怨的病人
我們醫療從業人員,是有專業判斷的,不是給患者或是家屬指揮批評用的,更不是義工或是受氣包...^^

Anonymous said...

原諒小弟有點不同的看法…

我們一直知道沒有"包醫"這種事,
但我自己是到醫院實習之後才感覺到這樣的無力…
身為非醫療人員的一般民眾,包括我自己當家屬時的想法,都希望能夠順利解決身體上的病痛…
尤其是我曾面對兩次很親的家人,經歷ARDS而往生,
理智上因為我受過醫療訓練,知道有太多的變數,但感情上還是不希望那些不穩定因素就真的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

並不是說我可以諒解那些因為這樣資訊不平等下的民眾爆發的模式,
但就像人民倒不了扁只能上街叫囂一樣,
我還是比較認為我們在資訊提供者的這一端要彎下身去感受他們的害怕…

在美國進修這段期間強烈感受到他們的"人權"意識之高,
很多時候我們和中國並不沒差到那裡去,
只能說我們的大環境得要改變,
才能讓我們做更有品質的醫療吧…

Paul said...

醫生也是人,醫生也要養家活口,也有情緒,也有意志。醫生應該體貼,體諒,感同身受,視病猶親。我們都還有很大的空間。
除了醫生,看看我們的環境,可以改善的也還有很多!所以,就理想層面而言,我們都知道該如何作。但是,現實層面而言,我還是血肉之軀。

我扯太遠。

我想說的是,病人可以有選擇醫生的權利(在台灣是這樣的),如果病人不情願或是不肯相信醫生的治療,那醫生又何必強要病人接受呢?是不是醫生該感受病人的痛苦或資訊缺乏,而彎下身去作充分的解釋,勸說以及介入?
我常在門診花了二三十分,甚至一個小時的長時間在門診和病人解釋,溝通。結果是1.常常延診 2.常常被後面的病人抱怨 (怎麼看那麼久?!)3.門診小姐受害...
這,是好或不好呢?我又該不該為了一個不想接受,有誤會或是所謂資訊不平等而極需說明的病人花這麼多時間呢?(要知道,健保是不期待你作這麼多的哦?!)
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

Anonymous said...

大家都是同行,要互相支持打氣吧!不過"先進國家“和台灣國情不同,我們台灣醫療目前的狀況,薪資差異太大,病患數量太多,工時太長,加上人力短缺...哎,連我都想抱怨了.........

Anonymous said...

美國人也不是一開始就願意花那麼多保險費,
看個病花那麼多錢的…

如果仔細研究他們的生態,
包含電視上可以看到: "你對你的醫師有意見嗎?我們可以幫你告他,電話是 1-800-MALPRACTICE"
更扯的是在報上有些直接寫:我們不收律師費,只要賠你的一半做為費用就好…

這樣的結果是醫師得要交大筆Malpractice的保險費,
轉到最後就是民眾買單…
像婦產科剛開始做的young v收入還比保險費少得多,
因此他們很多人生小孩都找不起產科醫師,像我們從前一樣給助產士生…

美國人有一半的民眾買不起醫療保險,
因此有病就只好去掛急診,因為federal law規定急診科不能拒絕病患,
然後就賴帳不付…
或是homeless到急診說個chest pain,按他們害怕被告的生態大部份都可以得到一晚好睡和免錢的餐點…
但平均候診時間是四小時,大部份LWBS(lefe without been seen)是10%,等六小時…

"先進國家"真的比較好嗎?
我不這麼認為,
但他們的病人因為有固定的primary physician(我是說付得起的那另一半),
能聽得懂葯的名字(也許是語言的問題,我們的葯沒中文名?)
能了解自己的病情…

我自己做急診的,病人淹起來的時候也不可能有品質(在CGMH大概都不會有閒的時候),
並不是說我覺得在衝突發生時我們一定得要讓步,
換成他們的角度思考是覺得這樣我們自己比較做得下去,
畢竟這是大環境的問題,我們很多時候是處理"人"的問題,
而不是真正"身體"的問題…

Anonymous said...

先進國家未必比較好,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是台灣國情對醫護人員太過苛刻了,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這是每個在醫療單位的小螺絲釘(不管是醫學中心,還是診所;不管是哪個職位的人員)都共有的感覺吧..